2019年标准化工作关键词:五个更加迈向高标准

2019-02-13 11:56:40 http://39.97.182.145:8003/ 596

近日,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。会议总结了2018年工作,并部署2019年重点任务——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,建设更加先进适用的标准体系,建设更高效能的标准体系,建设更加开放兼容的标准体系,建设更加保障有力的标准体系。

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

扎实推进“中国标准2035”研究,充分发挥中国工程院国家高端智库作用,吸收更多科技、产业、社会治理等方面专家深度参与研究,加强项目研讨交流。

持续推进国家标准的精简优化,进一步明确强制性国家标准“法规”和“标准”的双重属性,健全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和实施监督工作体制机制。

改进加强行业标准管理,在制度建设方面,依据标准化法对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,加快完善各行业的标准管理制度,健全涵盖行业标准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机制。

持续强化地方标准管理,在管理制度方面,落实标准化法规定,加强地方标准管理制度建设,特别是要加快建立设区的市地方标准管理制度。

充分激发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活力,加大对团体标准、企业标准的监督管理力度,各地区、各部门应根据地方、行业实际情况,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,积极采用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方式,开展团体标准、企业标准的事中事后监管,加大对违法违规制定团体标准、企业标准的查处力度。

扎实推进标准化军民融合,推动制定实施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军民融合工作的意见》,加强标准化军民融合政策引导。

建设更加先进适用的标准体系

着力构建农业农村标准体系,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以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及其风险评估、农产品质量分等分级、农产品流通与农资供应管理评价、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为重点,着力构建全要素、全链条、多层次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,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。

完善食品消费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,按照“最严谨的标准”要求,在儿童用品、家用电器、家具、化妆品等领域,加快制定一批覆盖面广、适用性强的强制性国家标准,同步推进与强制性标准协调配套的推荐性标准研制,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、用得放心、吃得放心。

加强建设制造业标准体系,落实《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》,加快完善工业基础、智能制造、绿色制造等重点领域标准体系,推动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基本接轨,大幅提升装备制造业标准整体水平,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力争达到90%。

加快健全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,制定加强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,重点解决服务业标准缺失问题。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,制定《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》系列国家标准,为各地区、各部门开展工作提供指引。

加强营商环境标准体系建设,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,开展营商环境相关标准要素提炼分析工作,适时启动营商环境评价标准研制,以优化市场准入环境、公平竞争环境和消费环境为目标,逐步建立健全营商环境标准体系。

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体系,落实《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体系发展行动指南(2018-2020年)》,组织下达专项计划,持续加强陆地海洋空间布局、能源资源节约与利用、绿色生产与消费、污染防治、应对气候变化等重点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,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体系。

建设更高效能的标准体系

多措并举促进标准有效实施,加强各类标准化试点示范统一布局,建立覆盖行业、地方的网格化试点示范推广体系。

健全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,以机构改革为契机,建立标准与认证、监督、执法、网监、信用等市场监管机构互动的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机制,定期交换标准需求、实施应用等相关信息,加强标准实施信息收集,更好服务市场监管。

建立标准制定工作的监督机制,在各类标准管理办法中细化对标准制定的监督管理要求,明确监督主体、方式、对象、程序以及监督结果运用等内容。

建设更加开放兼容的标准体系

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化治理,充分发挥我国担任ISO、IEC常任理事国作用,履行成员义务,体现责任担当。

加快推进国际国内标准一体化进程,统筹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,引导有条件、有需求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尽快与国际接轨,加快推进国际国内标准化技术组织、支撑机构和专家队伍的同步建设,促进国际国内标准立项、研制、应用等同步推进。

大力实施标准联通共建“一带一路”行动计划,强化与沿线国家标准化合作机制建设,凝聚国际共识,落实合作协议和行动计划,在基础设施、农业食品、气候变化、智能制造、智慧城市、民用航空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。

全力办好第83届IEC大会,今年10月将在上海召开第83届IEC大会,以承办大会为契机,全方位展示我国科学发展、高质量发展、负责任发展的大国形象,推动对外经贸交流与合作,提升我国国际标准化水平和能力。

建设更加保障有力的标准体系

加快完善标准化法配套法规制度,抓紧出台《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》《国家标准样品管理办法》,加快推进行业标准化、地方标准化、标准化试点示范等管理办法制修订,推进团体标准、企业标准等监督管理办法制定,研究修订国家标准涉及专利管理规定等政策文件,确保法律规定细化落实,夯实标准化改革创新发展的法制基础。

提升标准科学化管理水平,进一步完善推荐性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,加强国家标准技术审评制度建设,优化审评工作流程,健全质量保障体系,积极采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审评工作中的应用,提高审评质量和效率,增强标准科学性。

不断完善标准信息服务,优化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,提供更加全面、完善的国家标准公开服务。

加强标准化教育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,研究加强标准化教育培训政策措施,推进标准化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化、制度化。

建立标准化统计体系,充分调研经济社会发展对标准化统计指标的需求,科学修订现有统计指标,全面真实反映标准化整体水平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。

强化标准化经费保障,严格中央财政标准化工作经费管理,加大公益标准化工作资金投入力度,重点支持强制性国家标准、基础通用推荐性国家标准、军民通用标准、国家标准外文版、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以及标准化战略研究、标准化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等工作。来源:中国市场监管报  邱晨辉


标签:   标准体系 标准制修订 标准化
了解更多